一次特殊的交班
三是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不多降到了0.33左右,二次分配的效果很明显。如果中国不能缩小城乡差距,就很难缩小全国收入差距。
从2004年开始酝酿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近日由于总体方案出台将近的消息,再度引发讨论。城乡差距是最大的不公《21世纪》:城乡差距导致的收入差距背后有怎样的制度原因?李实:例如户籍制度。三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但如果政府收入结构,特别是支出结构加以改变,比如过去可能只有20%的收入用于社会保障和民生,那么如果比重提高到40%,居民收入自然会提高。而这将是一个涉及民权、市场、社会和权力各自归位的复杂过程。
历时八年,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过程有何变化,改革重点又将在哪?对于改革方案所涉及的现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报记者专访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国家发改委收入分配课题带头人李实。其次是广受非议的垄断部门高工资,此外这几年公务员工资增长很快,其退休金、享受的社会福利,尤其是在房价高速增长中,能享受到保障性住房的好处,也引起普遍关注,这是一个分配机制问题。我们怎么来进行评估呢?这是我在另外一本书最后一章对毛时代专业化的历史评估和定量评估,我只能把定性结论给大家介绍一下,从1958年到1978年这一时期,中国基本实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制订的国家工业化的初期目标,迅速完成了国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建成了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基础,总体上实现了四个现代化的第一步走战略设想,也为中国改革开放奠定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基础设施基础。
政治社会现代化中国改革8月14日下午,清华大学第六届研究生新生骨干培训班暨第二十七期暑期团校(研究生班)举行研究生成才第二场。到了1962年,毛泽东提出一百年设想,概括为三句话: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我们大体概括为用中国特色的语言概括为九个社会和一条道路,从而构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于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的、生态环境的、社会的五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凡是满足三个条件之一者,就是世界级企业。
他去年大约是将近六十多万外国留学生,中国才进来二十多万。刚开始,毛泽东提出的并不是现代化目标,而是工业化目标。
为什么小平同志提出三条标准,我认为这是他巨大的创新。1983年小平同志视察了江苏等地之后,特别是到了苏南,就对小康什么水平提出一条标准,最后一条标准看来没有实现。因此我们是希望十八大报告能够有这样一句话,创建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知名品牌的世界一流企业。第三步走就是2049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我们能够也必须达到。大家问什么叫做世界级企业?我有三个标准:第一世界五百强,这是世界工人标准。怎么理解中国现代化?因此我们的确需要对什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他的内涵要重新的认识或深入的认识。开始考虑到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
他认为如果实现小康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犯罪率下降,事实上犯罪率我们发现是上升了,到2012年,犯罪率上升程度也是相当之高。十年前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相当于美国的GDP总量,是从12.1%到53.8%,可以看出这两个方法差距非常大,大体差四至五倍。
他是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实际上邓小平开始修整毛泽东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退了一大步,他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国情,走出一条式的现代化道路。
这都有详细讨论,我就不在这里做一些介绍了。大家知道谁是?华为就是,这三个都够。2020年之前,中国的GDP总量会超过美国,相当于美国的1.04至1.74倍。大多数美国的学生就是学文科,学一些理科,工科很少,因为工科找不到工作。我们希望这样的企业崛起。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过程第一代以毛泽东为首的一代人,提出的主要是四个现代化。
小平同志在84年曾经设想什么叫做小康?外国人也是问,他认为就是要使得国民生产总值翻二番,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均达到800美元。到2030年是什么概念呢?三重方法趋同,相当于美国的一半,从52%至56%,什么概念呢?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世界的高收入国家,只要达到美国人均水平的一半叫做高收入,很多国家实际上很大程度没有达到美国一半。
实际上我们在1987年实现了第一步战略式设想,提前三年。第二世界同行业前二十名,或前十名。
这个可以大体概括为共同发展社会和共同富裕社会,全民学习型社会,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安居乐业型安康社会,开放创新型社会和知识社会,和谐社会和稳定社会,民主社会和法治社会,社会主义文明型社会,坚持对外开放,走和平发展道路。美国一个非常大的出口贸易服务业是高等教育。
以上的九个社会和一条道路,构成了小康社会以及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面和内容,他们标志着中国正在经历着多方面的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社会转型,他们本身不是一个或两个社会的发展,而是一组社会的多元发展、共同发展、互补发展。可以说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个追赶,但是我们和美国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恰恰差在现代服务业。这就是2020年全体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所要创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1980年8月重要的文章里提出三维视角,第一位视角就是我们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们称之为经济现代化第二是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实际上政治现代化。
到了1980年12月,小平同志更清楚的提出,经过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当时小平认识的小康现代化,就是经济现代化。从而来构成独一为二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理想的道路。
因此小平同志在1978年、79年多次出国访问,特别是到了日本和美国,就是一句话,我懂得了什么是现代化,事实上在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领导人只有邓小平到过美国,是1974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参加了联队会议,回国之后对法国所谓西方现代化国家进行了访问,很显然与他16岁去法国完全不一样。他要再工业化,需要一百个以上的清华大学才差不多。
因此我们把这三条标准称之为邓小平标准,而不是什么西方标准,是中国标准。这是从经济方面,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中国将从工业为主的经济体转变为服务业为主,特别是现代服务为主的经济体。
你们在中国竞争美国企业都比美国人在美国竞争美国企业还有利,特别是我们清华大学。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已经完成了对美国的追赶,按照增加值计算,中国的制造业占世界总量很重。通过三十年至五十年,使我们人均GDP在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国家统计局称,我国人均GDP已突破五千美元——观察者网注)。可以说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反映了小平同志的所谓的政治自觉,政治自信,政治自强。
因此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当然他是指美国,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第一个十年,2010年,提法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而这个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是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到了2002年,进入新的时期,首先来说,就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有一个基本判断。
很显然他在这里更多的是讨论中国元素,因为小康是中国的词汇,小康之家,也不富裕,但是已经摆脱了贫困,处在一个过渡的中间的阶段。正是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由周恩来总理正式向全世界宣布,是在1964年年底,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就是后来大家所知道的四个现代化。